我是一名職業殯葬人,每天的工作是往返于殯儀館、醫院和死者家中為臨終或已經走了的人們送上人生最后的體面。今天我接的客戶是一名姓萬的九歲男孩,在醫院的病房里人們習慣上稱其為萬小幅(化名)。
小福是因腦瘤醫治無效而離開這個世界的。據其家人介紹,小福老家是江西人,第一次發現病情的時候是在九個月前,當時是在南昌的?漆t院里找的最好的醫生給看的,醫生檢查后給的建議是不用做手術,可以保守治療,于是就做化療吃藥。起初病情是有好轉的,醫生再次檢查時發現各項指標正在向好的方向轉,因此,繼續讓病人堅持保守治療。
小福的病情大概是在六個月前開始加重的,開始癥狀是發燒嘔吐、全身乏力,后來開始進食困難。家人在當地醫生的建議下,帶孩子來到了北京治療腦瘤最好的醫院——北京玉泉醫院。經過醫院專家組的檢查,指標顯示癌細胞已經轉移至脊椎,且失去了做手術的最佳時機,也就是說現在不能做手術了,只能采取保守方式治療。說句不好聽的話,保守治療就是等著死神來把孩子接走,死神來臨之前家人能做的就是盡量減少孩子的痛苦。
小福的家庭情況不太好,父親是廚師,在當地一家餐館工作。母親不上班,在家里照顧兩個孩子上學,一家人全靠父親微薄的工資度日。孩子病情加重,使原本貧窮的家庭顯得更是雪上加霜。陪小福來北京治病的還有孩子的爺爺,孫子從小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,到了上學的年紀才被爸爸帶去縣城念書,算起來跟著爸爸媽媽生活還不到三年的時間。
中國式隔輩親大概是會傳染的,當得知小福去世的時候,最受不了的就是他的爺爺奶奶。奶奶在老家堅持用視頻看最后一眼已經沒有了呼吸的孫子。我在幫孩子鋪褥子的時候,聽到電話那頭奶奶撕心裂肺的哭聲,那是人間最悲痛欲絕的聲音,最歇斯底里的無助和絕望。在我的示意下,讓爺爺說兩句話就關掉手機,但是微信的視頻鈴聲一直在響,直到靈車到達醫院,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孩子奶奶的無助。
這個時候,我能做的只能是安慰,用最樸實的寬慰給這個家庭帶去些許溫暖。在這個業務上定靈車、火化爐、定鮮花、送衣服都顯的沒有我的一句話來的更重要了。把小福的棺材抬上靈車的時候,他的爺爺抱住了我,說謝謝你能來,我的孫子是最懂事的孩子,是最好的孩子,現在沒有了,如果你不來幫我們,我們全家都要崩潰了,我抱著老人,一直在安慰。
后來,火化完之后,我把小福的爸爸媽媽,還有抱著孫子骨灰的爺爺一起送到了火車站?粗麄冞h去的背影,我的心里也是五味雜陳,一個活潑可愛的生命,在短短大半年時間里,說沒就沒了,留給親人的是太多現實的無助和心底的凄荒,愿小福的家人早日走出悲痛的陰影,重拾生活的勇氣和信心。